来源:网络 2022-08-30 09:39:00 阅读量:4075
教育作为“五育”的基础,具有综合教育的价值,是高校实施德育的重要环节。目前,一些高校还存在着对什么是劳动教育认识不足、做什么千篇一律、如何做缺乏新意等问题。存在重德轻智、轻审美劳动、重理论轻实践、重劳动轻劳动轻教育、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因此,高校有必要在教育体制、长效机制、文化意识等方面下大力气。探索创新劳动教养方式,提高劳动教养水平。
探索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行、纵向互动,打通劳动教育“最后一公里”。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寻求真理。创新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必须坚持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并行,贯穿全过程,与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服务相互交织、深度融合。
一是横向融合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推进劳动教育“三位一体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劳动课程建设,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和评价机制。突破专业教学与劳动教育的界限,充分调动专业课程中的劳动平台资源,充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劳动教育教材建设,形成学校统一领导、专家全面指导、师生共同参与的教材管理体系,选编适合高校特点的专门劳动教材。推进高校劳动教育虚拟教研室建设,编写劳动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促进区域劳动教育发展。创新劳动课堂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学生劳动教育体验。
二是横向融合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劳动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第二课堂建设,完善劳动教育思想政治评价体系,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立专项劳动奖励和助学金。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的特殊角色定位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开展“宿舍文化周”、“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指导大学生劳动实践社团建设,鼓励“辅导员指导-社团指导-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心理咨询中的“运动减压”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通过劳动“走出去、动起来、笑起来”。
第三,横向整合劳动教育和管理服务,打造师生共同参与的管理服务和劳动教育新格局。探索高校勤工助学大数据系统,通过搭建网络平台,确保高校“三助一扶”岗位需求与大学生专业背景、业余时间、家庭状况、工作意愿、专业技能等信息相匹配。,创新专兼职相结合的管理服务工作模式,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获得感”。
坚持全程全方位的劳动教育模式,形成“深层次、全周期、多维度”的劳动教育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全员劳动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教学教辅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主体作用,在组织协调、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为高校劳动教育主体提供激励和保障。强化组织保障,统筹劳动教育资源,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教职工为主、家属为辅、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为先导、行政工作人员为保障、社会企业为支撑的“五位一体”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二是坚持劳动育人全过程,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高等教育“招生-培养-就业”各阶段,实现劳动教育全周期管理。深化劳动教养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来保障。高校要从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需求出发,分阶段规划劳动教育的总体安排,实现劳动教育的精细化、过程化管理。在劳动教育实践中,高校可根据大学不同阶段的培养需求,探索建立全程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大一开展集体劳动实践,劳动教育与专业课或社会实践相结合;大二进行个人服务性劳动实践,包括假期回家参加农活、工作、家务等各种劳动实践;第三学年开展专业生产劳动实践,包括课程实践、创新创业、科研创新等。第四学年开展实习就业实践,引导大学生在专业环境中积累工作经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是坚持全方位劳动教育,集中校内外各类劳动资源,形成集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志愿服务、手工劳动、科研创新为一体的全方位劳动实践教育体系,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多维度平台保障。依托高校“双创”平台,以项目建设、技能竞赛、创业孵化为抓手,推进创新创业劳动教育。以冬奥会志愿服务为契机,完善高校志愿服务奖励表彰制度,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对于学术创新能力突出的大学生,要以科研创新的劳动实践教育为重点,鼓励学生提前“进科研、进项目、进团队”,确保科研创新平台的教育效果。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搭建“求职课”、“技能课”等实践平台,推进劳动教育“产学研”合作创新。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促进劳动教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一是弘扬青年的“工匠精神”,传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劳动文化传统,深化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思想认识。所谓“工匠精神”,就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劳动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在劳动实践中的体现。具有“知行合一”、“天道酬勤”等哲学内涵。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刮起“工匠精神”青春风暴的青年主力军。高校要承担起时代的责任,培养更多来自大国的高技能人才和工匠,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从思想上理解劳动的目的和价值,培养“工匠精神”。
二是弘扬青年的“劳动精神”,深化大学生对新时代劳动价值的认识。加强劳动教育,首先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劳动精神,构建有特色的高校劳动教育模式。其次,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的新时代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劳动素养和技能。
第三,弘扬青年“劳模精神”,强化高校劳动文化氛围,推动劳动教育从量变到质变。高校通过“劳动实践月”、“中华传统文化宣传展”等创新文化宣传活动,可以进一步提升校园劳动文化氛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劳动教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教育”。高校要从零开始深化劳动教育,坚定信念,把握本质,守护目标,坚持文化引领,推动劳动教育从“有得必精,从量到质”转变。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